【記者許城誌/彰化報導】以「水鬼阿兵」之名在民間聞名、向來神秘低調的陸軍海龍蛙兵,退役後為了回饋社會、服務鄉里,於民國81年成立「海上救生協會總會」。在創會理事長吳秋祿與現任理事長林益生帶領下,並結合彰化地區退役弟兄的努力奔走下,於民國106年正式成立「彰化縣海上救生協會」,並首度以公開、親民的方式舉辦「淨灘活動暨橡皮艇操作訓練」,熱情邀請民眾共同參與,體驗兼具環保與公益的活動。
中部沿海擁有得天獨厚的濕地與潮間帶生態,棲息著招潮蟹、蚵類與多種候鳥。然而隨著工業開發帶來的垃圾污染,這些珍貴物種的生存空間正逐漸被迫退縮。彰化縣海上救生協會秉持守護環境的使命,定期發起淨灘行動,並透過網路報名邀請全民一同參與,希望讓「淨灘」不僅是環境行動,更成為假日親近自然、寓教於樂的休閒選擇。
本次活動獲得社會各界熱烈響應,總報名人數達170人,參與單位包含:「彰化縣線西鄉頂犁社區發展協會」、「新夥伴科技」、「兆沅國際有限公司」、「車輛中心志工社」、「龍族童軍團」等,現場齊心協力投入清理海岸行動,初估共撿拾海洋垃圾逾1000公斤,為守護海洋環境盡一份心力。
許多人對救生員抱持「門檻高、技術難」的印象,面對溺水事故時常手足無措,甚至錯失黃金救援時間。事實上,只要掌握「叫、叫、伸、拋、划」五大口訣,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救命英雄:
1️⃣ 叫──大聲呼救,引起周圍注意。
2️⃣ 叫──立即撥打119、110、118(海巡)或112(救難專線)尋求協助。
3️⃣ 伸──不入水為原則,利用竹竿、樹枝等可延伸物品遞給溺者。
4️⃣ 拋──拋擲浮具並以繩索拉回,協助溺者回岸。
5️⃣ 划──利用大型浮具或橡皮艇接近溺者進行救援。
活動中也安排「防溺教育」與「自救體驗」課程,教導民眾正確穿戴救生衣及意外落水時的應變方式,確保自我安全同時爭取救援時間。
彰化縣海上救生協會以「公益性與休閒性並重」為宗旨,定期舉辦各類淨灘行動、救生教育及橡皮艇操作訓練,讓民眾在寓教於樂中提升防災意識、培養環保行動力。
本次參與協會幹部與成員包括:理事長林益生、創會理事長吳秋祿、常務理事許錫教、理事謝文洲、理事林敬軒、總幹事邱昱名、秘書謝明樺,以及會員吳連西、黃宏凱、張裕仁、陳昕、粘愷元、王俊昇等人。
協會誠摯邀請熱心公益的民眾加入行列,成為守護海洋與生命安全的一份子。有關活動資訊與報名方式,歡迎至本會官方粉絲專頁查詢,攜手守護我們的海岸環境,讓愛與關懷延伸到每一處海洋角落。